新闻资讯
咨询热线
400-023-4588电话:400-023-4588
传真:+86-123-4567
邮箱:admin@youweb.com
任你博细化政策要求、保障服务质量《校外培训机构行业服务规范》发布
任你博7月1日记者获悉,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审议、发布了《校外培训机构行业服务规范》(征求意见稿),把政策原则性要求具体化,对培训机构的基本设置标准明确了底线,对机构的资金筹集、收退费行为等问题作出进一步明确。
其中强调,专职教学、教研人员原则上不低于机构从业人员总数的50%;学科类培训不留课后作业,杜绝出现应试教育的倾向;各类培训材料要使用国内正式出版物,不出版、印刷、复制、发行非法出版物等。
同时,中国民办教育协会还审议、发布了《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培训教育专业委员会规程》(修订稿)任你博、《校外培训机构自律公约》(修订稿)。
落实“双减”意见以及教育部等13部门《关于规范面向中小学生的非学科类校外培训的意见》的要求,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履行行业组织的服务职能、体现行业自治能力,起草了《校外培训机构行业服务规范》(以下简称《规范》)。
中国民办教育协会表示,制定“校外培训机构行业服务规范”,进一步规范与细化操作措施是营造校外培训良好氛围、打造健康教育生态必不可少的保障。深化校外培训治理,统筹学科、非学科培训分类监管,细化中小学校外培训机构的服务行为准则以提升服务质量已经成为校外培训行业发展的迫切需要。“行业组织有责任细化整合政策措施,把政策原则性要求具体化,细化标准制定、准入程序、日常监管,提升行业服务水平。”
在机构设置规范方面,考虑到各地省级主管部门都制定并出台了培训机构的基本设置标准,造成各地准入门槛不一致,难以实现标准化治理的问题,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在《规范》中综合研究各地措施,最终明确底线要求。
例如,明确专职教学、教研人员原则上不低于机构从业人员总数的50%任你博。面向中小学生的线下培训,每班次专职教学人员原则上不低于学生人数的2%。同时要求,“有刑事处罚、治安处罚任你博、诚信处罚等不良记录的人员”等八种情形的人员不得聘用,从业人员严格执行入职报告和准入查询制度。
在培训材料、内容与培训形式规范方面,《规范》引导培训机构依法依规开展有益于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的教育培训活动,教学教研实践应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坚持教育与宗教相分离,不得包含淫秽、暴力、恐怖、赌博、民族仇恨等内容。
例如对于学科类培训,提出“不留课后作业,杜绝出现应试教育的倾向”;对于各类培训材料(包括但不限于教材、参考资料、教学挂图、图册、多媒体资源、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等),要求使用国内正式出版物,不出版、印刷、复制任你博、发行非法出版物,不从事侵权盗版活动。
在机构的分类管理问题上,除了明确机构招生不得发布虚假信息、培训服务开展形式不得违背未成年人成长规律、培训时间不得与当地中小学校教学时间相冲突且不得占用法定节假日、培训时长要求等基本原则之外,《规范》对线上培训与线下培训的细化实施要求进行进一步分类。
同时,坚持鼓励发展以培养中小学生兴趣爱好、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培训,重点规范语文、数学、英语及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知识培训,坚决禁止应试、超标、超前培训及与招生入学挂钩等行为。
在机构的财务管理规范方面,《规范》对机构服务过程中的资金筹集、资金运营、资产和负债管理、收退费行为、收益分配、财务清算等问题作出进一步明确。
其中强调,上市公司不得举办或参与举办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培训机构,不得通过发行股份或支付现金等方式购买学科类培训机构资产;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培训机构不得由外资通过兼并收购、受托经营、、利用可变利益实体等方式控股或参股,力求减轻基础教育领域生态受到资本冲击的风险。
在机构的风险防范与社会责任规范方面,《规范》通过对机构人员与服务对象的人身安全、机构场所消防安全、机构自身信息安全三方面作出细致规范。另外,对于机构应在醒目位置公开的具体内容、机构的社会责任等条款进行进一步明确。同时鼓励、引导建立服务补救机制,规定如培训服务变更或失效,培训机构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包括提供信息、补偿、赔偿、退款、顺延服务时限、提供替代性服务等,维护学员和家长合法权益。
记者了解到,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培训教育专业委员会完成换届。2010年10月,经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同意,民政部批准,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培训教育专业委员会在北京成立,在规范和促进培训教育在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中发挥作用。
在6月30日举行的换届会上,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培训教育专业委员会规程(修订稿)审议发布。同时,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培训教育专业委员会对2018年颁布的《校外培训机构自律公约》进行了修订,此次会议上也一并审议发布。
《校外培训机构自律公约》(修订稿)有多处更新。例如,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基础上,增加了“遵循人的发展规律”,将育人范围从“少年”扩大到“青少年”,重点强调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增加了学生的“使命感”。增加了“防止教育功利化倾向,形成健康的校外培训教育环境和生态”条款。
同时,在第四条中,在坚持创新发展理念的基础上,增加“引进培育优质教育资源”条款,将“提升办学质量”修订为更为准确的“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增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和“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等方式方法应用于教育教学,增加“不违规超纲任你博、超时教学”的严格要求。
第五条,增加“公开收费项目和标准”条款,根据现行政策规定的收费标准和教育教学要求,删除“不进行跨年度收费”条款。增加“努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条款。
第八条,重点明确减轻学生过重课外学习和作业负担。增加第九条,强调终身学习理念,积极发挥社会教育作用,融合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强调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教育强国。